收藏本站
收藏 | 手机打开
二维码
手机客户端打开本文

大白菜叶片和叶球发育相关性状的QTL及候选基因鉴定

高颖  
【摘要】:大白菜(Brassica rapaL.ssp.Pekinensis,AA)属于十字花科芸薹属芸薹种,是我国重要的蔬菜作物。叶球是大白菜的主要食用部位,叶片及叶球发育相关性状直接关系到大白菜的产量和商品性。目前,针对大白菜叶片和叶球发育相关性状开展QTL定位的报道逐渐增多,研究多集中在叶长、叶宽、球高和球重等性状,且主要采用SSR和InDel等传统分子标记,构建的遗传图谱密度较低,定位区间大部分大于5 cM,无法明确具体功能基因。全基因组信息显示叶片极性发育和生长素相关基因与大白菜形态发育有关,但对控制叶球抱合类型的候选基因鉴定还鲜见报道。因此,有必要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构建大白菜高密度遗传图谱,对叶片和叶球发育相关性状的QTL及其候选基因进行鉴定,为大白菜叶片和叶球发育相关基因的挖掘提供参考。本研究利用大白菜全基因组序列信息,在全基因组水平鉴定SSR位点,获得大白菜叶片近-远轴极性建成基因的特异SSR,分析其序列变异和分布特点;以叠抱结‘14Q-141’和舒心结球‘14Q-279’构建的大白菜F2群体(CCF2)、普通不结球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ssp.chinensis)‘PC-101’和结球大白菜‘CC-48’为亲本构建的F2群体(PCCCF2)为试材,分析19个叶片和10个叶球发育相关性状的遗传变异位点,分别使用WGS(Whole Genome Resequencing,全基因组重测序)和GBS(Genotyping-by-Sequencing,简化基因组测序)方法构建高密度SNP遗传图谱,结合混池测序技术,鉴定叶片和叶球发育相关性状的QTL及其候选基因,针对筛选出的候选基因BrARF3.1开展基因功能验证研究,分析过表达转基因植株的转录调控方式。本研究旨在检测调控大白菜叶片和叶球发育相关性状的主要染色体区域,发掘与QTL共分离的候选基因,揭示主要候选基因的表达调控模式,为解析大白菜叶片和叶球发育的分子机制奠定理论基础,有利于定向培育不同结球类型的大白菜新品种。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大白菜全基因组水平共检测出173,892个SSR位点,以P型(完全重复类型)为主,一至三个核苷酸重复基元的密度显著高于四至六个核苷酸重复基元的密度,且碱基组成以富含A、T的重复基元为主。在41个大白菜叶片近-远轴极性建成基因中,开发获得基因特异的SSR位点341个,利用多态性高的特异SSR引物23对,以及随机SSR引物、SNP引物和InDel引物127对,以CCF2群体为材料,获得了一张具有150个分子标记、包含10个连锁群的遗传图谱框架图,总长度为1747.57 cM。2.以CCF2群体为材料,基于WGS测序构建了一张含有2,904个SNP标记的遗传图谱,总长度为1,399.44 cM,标记间平均距离为0.48 cM。在2016和2017年,共检测到控制6个叶片发育相关性状的QTL位点1 1个,控制7个叶球发育相关性状的QTL位点23个,分布于10个连锁群。其中,叶片发育相关性状的主效QTL位点1个,即控制球叶叶柄面积的QTL位点,表型变异解释率为14.5%;叶球发育相关性状的主效QTL位点6个,分别为控制叶球抱合类型、球高和球重的位点,可解释10.7%~17.5%的表型变异。两年共定位的控制叶球抱合类型的QTL位点位于A04染色体6.44~7.14 Mb区域。发现与8个叶片及叶球发育相关性状的QTL区域共分离的候选基因1 1个:与叶片发育相关性状QTL共分离的候选基因5个,分别为BrAS1、BrROT4、BrCycD3;3、BrKRP2、BrAN3;与叶球发育相关性状QTL共分离的候选基因 6 个,分别为 BrPKL、BrPFL2、BrGA20OX3、BrPHV、BrCOW1、BrCycD3;1。3.以PCCCF2群体为材料,基于GBS构建了一张含有3,194个SNP标记的遗传图谱,总长度为1,522.89 cM,标记间平均距离为0.48 cM。共检测到控制6个叶片发育相关性状的QTL位点15个,控制4个叶球发育相关性状的QTL位点13个,分布于5个连锁群A04、A05、A06、A08、A09上。其中,叶片发育相关性状的主效QTL位点4个,分别为控制整株面积、株高、外叶长和外叶叶柄长的QTL位点,可解释14.5%~21.6%的表型变异;叶球发育相关性状的主效QTL位点5个,分别为控制叶球抱合类型、结球性、叶球重和总重的QTL位点,可解释11.0%~17.6%的表型变异。共检测到与12个QTL区域共分离的候选基因21个,与控制叶片发育相关性状QTL共分离的候选基因10个,与控制叶球发育相关性状QTL共分离的候选基因15个,涉及叶片和叶球发育相关性状共同的候选基因4个,分别为BrARF3、BrYAB1、BrHST、BrANT1。混池分析发现控制叶球抱合类型的候选基因9个,与QTL定位中均发现控制叶球发育相关性状的候选基因BrARF3、BrARL和BrANT1。4.CCF2群体的QTL定位和PCCCF2群体的混池分析中,均发现与控制叶球抱合类型QTL共分离的候选基因BrGA20OX3,主要调控赤霉素的生物合成。5.对不结球白菜和大白菜的BrARF3.1基因进行克隆,二者在CDS序列1563处发生了 C/G碱基突变,与CCBrARF3.1序列相比,PCBrARF3.1的第521个氨基酸处氨基酸Gln替换成His。将过表达基因PCBrARF3.1和CCBrARF3.1分别转入不结球白菜中,转基因阳性植株均表现为结球,转录组分析发现9个叶球发育相关性状的候选基因差异表达明显,在过表达转基因植株中BrAS2、BrREV、BrSGS3、BrAS1、BrARF3和BrAGO1上调表达,BrRDR6、BrKRP2和BrARGOS下调表达。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6条
1 于拴仓,王永健,郑晓鹰;大白菜叶球相关性状的QTL定位与分析[J];中国农业科学;2004年01期
2 徐东辉;孙日飞;张延国;原玉香;康俊根;武剑;张慧;宋晓飞;李晓楠;宋一沫;王晓武;;大白菜叶色相关性状的QTL定位与分析[J];园艺学报;2007年01期
3 董娜;张新;王清连;李成奇;刘阳阳;;短季棉早熟及相关性状的QTL定位[J];核农学报;2013年10期
4 蒋锋;刘伟杰;陈青春;张姿丽;孙伟;刘鹏飞;;糯玉米耐贮藏相关性状的主效QTL定位[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22年02期
5 宋夏夏;王利民;张建平;张天豹;刘彩月;龙艳;裴新梧;;胡麻株高QTL定位与候选基因功能分析[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20年06期
6 万何平;戴希刚;陈敬东;戢强强;曾长立;;甘蓝型油菜对盐胁迫的响应及耐盐相关性状QTL研究进展[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20年04期
7 王娜;葛宇;王涛;朴钟云;;大白菜营养茎长和宽的QTL定位和分析[J];分子植物育种;2011年02期
8 原玉香;张晓伟;蒋武生;姚秋菊;张强;赵艳艳;耿建峰;;大白菜种皮颜色基因的QTL定位与分析[J];华北农学报;2012年01期
9 张明科;钟蔚丽;姚远颋;何玉科;;大白菜抽薹和初花期的QTL分析[J];西北农业学报;2012年07期
10 于拴仓,王永健,郑晓鹰;大白菜耐热性QTL定位与分析[J];园艺学报;2003年04期
11 贾晓昀;王士杰;赵红霞;朱继杰;李妙;王国印;;陆地棉株型及生育期相关性状QTL定位[J];棉花学报;2021年02期
12 时晓磊;严勇亮;石书兵;张金波;王继庆;谢磊;耿洪伟;;NaCl胁迫下小麦根部耐盐性状QTL分析[J];新疆农业大学学报;2020年01期
13 于拴仓,王永健,郑晓鹰;大白菜部分形态性状的QTL定位与分析[J];遗传学报;2003年12期
14 王阳;于永涛;王天宇;黎裕;;作物耐旱性QTL定位和分析的思路[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09年01期
15 王刘艳;王瑞莉;叶桑;郜欢欢;雷维;陈柳依;吴家怡;孟丽姣;袁芳;唐章林;李加纳;周清元;崔翠;;苯磺隆胁迫下甘蓝型油菜萌发期关联性状的QTL定位及候选基因筛选[J];中国农业科学;2020年08期
16 刘子会;李国良;张华宁;张红梅;张艳敏;郭秀林;柳斌辉;;小麦耐热性状鉴定及相关性状QTL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16年2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宋晓飞;武剑;张延国;徐东辉;李晓楠;申书兴;王晓武;;大白菜部分叶球性状的QTL定位[A];中国园艺学会第十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2 赵卫国;王灏;王晓东;李保军;赵亚军;田建华;栗茂腾;;甘蓝型油菜产量及相关性状的QTL定位与分析[A];中国作物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5年
3 唐丽媛;张素君;李兴河;刘存敬;王海涛;张香云;张建宏;;棉花光合功能相关性状的QTL定位研究[A];中国农学会棉花分会2017年年会暨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汇编[C];2017年
4 原玉香;张晓伟;蒋武生;姚秋菊;张强;赵艳艳;;大白菜种皮颜色基因的QTL定位与分析[A];河南省植物生理学会三十周年庆典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蒋苏;袁晓君;潘俊松;何欢乐;蔡润;;在重组自交系群体中黄瓜侧枝相关性状的QTL定位分析[A];2008园艺学进展(第八辑)——中国园艺学会第八届青年学术讨论会暨现代园艺论坛论文集[C];2008年
6 刘璐;苏玉虹;王军;赵会仁;袁志发;;猪肉系水力相关QTL的整合定位与基因关联分析[A];第六届全国动植物数量遗传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4年
7 葛宇;王涛;梁翠;王娜;朴钟云;;大白菜SSR遗传图谱构建及叶球相关性状的QTL定位[A];中国园艺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8 王艳茹;赵秀琴;;利用种质资源和遗传群体定位水稻叶绿素含量QTL[A];第十九届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20年
9 殷曼;周盼盼;张宁;应杰政;;控制水稻产量性状QTL的定位研究[A];第十九届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20年
10 张泽鑫;刘函西;刘春燕;陈庆山;齐照明;;大豆氨基酸含量相关QTL共线性分析[A];第十九届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20年
11 黄诗颖;吴光亮;谭景艾;王鹏;张翔宇;李才敬;王燕宁;程琴;蒋宁飞;贺浩华;边建民;;以回交重组自交系定位水稻萌芽期耐镉胁迫相关QTL[A];江西省作物学会202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20年
12 张瑜;张旭;马鸿翔;;小麦品种赤霉病抗性QTL的关联分析[A];江苏省遗传学会2014年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4年
13 赵凌;赵春芳;周丽慧;于新;刘燕清;朱镇;陈涛;赵庆勇;姚姝;王才林;;利用TD70/Kasalath RIL群体检测水稻花药基部开裂长度QTL[A];江苏省遗传学会2014年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4年
14 朱莹;杨泽峰;徐辰武;;小麦产量相关性状QTL的元分析[A];江苏省遗传学会2014年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4年
15 郑轶琦;刘建秀;王秀娥;;假俭草种质遗传多样性研究和遗传图谱构建与QTL定位[A];中国草学会牧草育种委员会第七届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9年
16 熊敏;李世军;秀丽;俸艳萍;于光辉;柯常育;杨庆磊;龚炎长;;利用白改鸭与连城白鸭构建鸭QTL定位的资源群体[A];中国动物遗传育种研究进展——第十五次全国动物遗传育种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9年
17 欧承刚;邓波涛;庄飞云;赵志伟;;胡萝卜分子遗传图谱构建及β-胡萝卜素的QTL定位[A];庆祝中国园艺学会创建80周年暨第11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8 赵娟;王立浩;毛胜利;张正海;云兴福;张宝玺;;辣椒抗黄瓜花叶病毒QTL分析[A];庆祝中国园艺学会创建80周年暨第11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9 田露申;曾德志;郭世星;万成燕;李一路;张星星;柳丽;邓武明;文凤君;陈胜荣;余青青;牛应泽;;甘蓝型油菜遗传图谱的构建及白花性状QTL定位[A];中国作物学会50周年庆祝会暨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0 董永彬;张中伟;王启磊;周强;史庆玲;张飞;梁晓杰;李彦伟;薛晓静;张洋;邓飞;马智燕;李玉玲;;爆裂玉米膨爆特性QTL定位及其元分析[A];2012年全国玉米遗传育种学术研讨会暨新品种展示观摩会论文及摘要集[C];2012年
中国博士雷竞技下载ios 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高颖;大白菜叶片和叶球发育相关性状的QTL及候选基因鉴定[D];河北农业大学;2021年
2 耿雷跃;基于连锁和关联分析的水稻耐盐性QTL定位与候选基因发掘[D];中国农业科学院;2020年
3 管延安;甜高粱遗传图谱的构建及能源相关性状的QTL定位[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4 于晓芳;玉米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及其相关性状的QTL定位与分析[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0年
5 张正圣;陆地棉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与纤维相关性状的QTL分析[D];西南农业大学;2005年
6 肖宁;东乡野生稻苗期耐冷主效QTL的精细定位及克隆[D];扬州大学;2015年
7 栾俊文;玉米粗缩病相关性状的遗传学分析和QTL定位[D];山东大学;2012年
8 郝转芳;玉米耐旱主效QTL定位与候选基因鉴定[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5年
9 杨权海;水稻光合相关性状的QTL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10 胡建林;油菜巢式关联作图群体的遗传特性及开花期QTL解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9年
11 唐唯其;应用新一代测序技术快速定位QTL的统计分析方法[D];福建农林大学;2016年
12 杨易;甘蓝型油菜外源渗入系构建的DH群体角果相关性状的QTL检测[D];华中农业大学;2017年
13 刘函;玉米三维基因组学研究及GBS在鉴定玉米植株性状相关微效QTL上的应用[D];中国农业大学;2019年
14 张祥辉;小麦抗赤霉病的QTL定位及蛋白质组学初步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5 董薇;水稻籽粒叶酸含量QTL分析及生物强化[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16 郑轶琦;假俭草种质遗传多样性分析、遗传图谱构建及重要性状QTL定位[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17 唐楠;郁金香遗传连锁图谱构建及主要真菌病害抗性QTL定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年
18 祁新;超甜玉米可溶性糖含量及产量因子QTL分析[D];吉林农业大学;2006年
19 武喆;黄瓜单性结实性状的QTL定位及候选基因筛选[D];南京农业大学;2015年
20 杨翠凤;割手密高密度遗传图谱的构建及黑穗病QTL定位[D];广西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雷竞技下载ios 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孙朋朋;甘蓝主要叶球性状遗传效应与关联分析及QTL定位[D];南京农业大学;2014年
2 杨钊钊;基于多个群体的玉米花期及雄穗相关性状的QTL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年
3 许军红;甘蓝型油菜苗期耐旱相关性状的QTL分析[D];西南大学;2016年
4 王婷;陆地棉铃重相关性状的QTL定位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13年
5 杨玉恒;甘蓝型油菜耐旱性鉴定和耐旱相关性状QTL分析[D];西南大学;2011年
6 董臣飞;稻草饲用品质相关性状的QTL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7 刘建新;铅胁迫下玉米根系相关性状QTL定位[D];四川农业大学;2013年
8 张立阳;大白菜连锁图谱的构建和重要农艺性状的QTL定位[D];扬州大学;2005年
9 孙文静;刺参生长相关性状QTL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10 梁雪;小麦钾利用相关性状的基因型差异及其QTL分析[D];山东农业大学;2012年
11 郭会君;小麦茎秆强度及其相关性状的QTL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2年
12 叶姜;QTL定位结合转录组测序鉴定甘蓝型油菜角果数变异候选基因[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6年
13 韩宏宇;印度南瓜籽粒性状QTL定位[D];东北农业大学;2020年
14 张志腾;玉米叶型相关性状QTL定位与分析[D];四川农业大学;2015年
15 韩学凯;三角帆蚌遗传连锁图谱构建及育珠相关性状QTL定位分析[D];上海海洋大学;2014年
16 雷俊;大豆芽菜相关性状QTL的关联定位[D];南京农业大学;2012年
17 李仰真;半滑舌鳎亲鱼培育和快速生长家系的筛选以及生长相关性状的QTL定位[D];上海海洋大学;2013年
18 位江静;加工番茄早熟及相关性状的QTL分析[D];石河子大学;2010年
19 李静;甘蓝型油菜千粒重及相关性状QTL定位[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20 李杰;瓦氏黄颡鱼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及生长、性别和耐低氧性状QTL定位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2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白菜裂球防治措施[N];吉林农村报;2009年
2 ;白菜裂球防治措施[N];陕西科技报;2009年
3 ;大白菜病了怎么办?[N];云南科技报;2004年
4 ;绿丰一号大白菜栽培[N];山西科技报;2004年
5 深州市农业农村局 甄永胜 贺振营 李长春 郭凤英 刘建听;秋茬大白菜栽培技术[N];河北科技报;2020年
6 河南省农业厅经济作物推广站研究员 王玮;夏季怎样种好大白菜[N];河南科技报;2016年
7 ;大白菜生产操作规范(下)[N];东方城乡报;2006年
8 ;中白81大白菜[N];农民日报;2004年
9 本报记者 关景奎;当家菜 镇价菜 爱国菜[N];中国食品报;2009年
10 农业科技报社全媒体记者 郭媛媛;春季大白菜如何管 西农专家为您答疑解惑[N];农业科技报;2020年
11 本报记者 张晴丹;“新秀”紫橙色大白菜来啦![N];中国科学报;2021年
12 固安县牛驼镇政府 杨仁周;大白菜冬季储藏保鲜方法[N];河北科技报;2012年
13 牛茗 廖志;300亩无公害大白菜喜获丰收[N];广元日报;2021年
14 ;全球首创!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家张鲁刚成功培育出“紫橙色”大白菜[N];农业科技报;2020年
15 本报通讯员 王君;大白菜后期价格不乐观[N];河北科技报;2020年
16 湖南日报记者 周月桂;“你们家的大白菜,由我们来守护”[N];湖南日报;2020年
17 毕落 记者 彭绍良 颜春匀;梭戛乡活用八要素 大白菜闯入大湾区[N];六盘水日报;2020年
18 记者 韩勋;种大白菜将依标准行事[N];西安日报;2002年
19 本报记者 李运海;夏邑大白菜“赶考”记[N];河南日报;2020年
20 本报记者 马婧;丰产不丰收 大白菜为何频繁滞销?[N];北京日报;201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