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手机打开
二维码
手机客户端打开本文

振动与声基础的混合式教学方法研究

李磊  陈文剑  张明辉  靳建嘉  袁连喜  
【摘要】:《振动与声基础》是物理学中声学类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也是一门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课程。课程内容主要是用数学方法分析振动与声的物理规律,在进行数学公式的推导过程中,会有大量抽象的较难理解的振动规律和声学现象,因此课程内容比较枯燥难懂,教材中大量的数理公式令人望而生畏。传统的教学方式是通过板书的形式进行公式推导,教师对公式进行解释和描述,这需要学生具备较高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课程团队通过在《振动与声基础》这门课程的讲授中,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将MOOC与虚拟仿真技术引入课堂教学,促使教学质量的提高,以适应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课程主要采取基于"BOPPPS"模型的理论教学模式、"线上线下+虚实结合"的实验教学模式,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实践应用。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文剑;张揽月;孙辉;;振动与声基础课堂演示实验设计方法探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9年2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磊;陈文剑;张明辉;靳建嘉;袁连喜;;振动与声基础的混合式教学方法研究[A];2021年浙黑苏鲁沪渝四省二市声学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2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